2022-05-25 11:22
硼肥是一种含硼量显著的物质,其主要功能是为植物提供养分。常规硼肥是指硼化工产品主要是硼砂、硼酸、硼镁肥等。作为农业微量元素肥料。硼是植物需要的营养元素之一,它以硼酸分子(H3BO3)的形式被植物吸收利用,在植物体内不易移动。硼能促进根系生长,在光合作用产物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运输中起重要作用,并在正常施肥过程中发挥特殊作用,我国南方和北方都存在缺硼土壤,合理施用硼肥对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硼肥的作用是怎样?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简单了解一下。
硼对作物的生理过程有三个主要影响。一,可以促进碳水化合物的运行,植株含硼量适宜,能提高作物各器官的有机质供应,使作物正常生长,提高结实率和座果率。二、特殊作用,硼对受精过程有特殊作用,在花粉中含量丰富,尤其是在柱头和子房中,能刺激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使授粉顺利进行。作物缺硼时,花药和花丝收缩,不能形成花粉,表现出‘花而不果’的症状。三,调节,硼可以调节植物体内有机酸的形成和运转,缺硼时,有机酸在根中积累,根尖分生组织的细胞分化和伸长受到控制,导致木栓和根坏死。硼还能增强作物的抗旱抗病能力,促进作物早熟。
此外,杂交水稻制种施用硼肥可以使亲本和母本植株生殖器官的成熟度趋于一致,促进制种产量的大幅提高。同时,还可以提高远缘杂种的结实率。可见硼在育种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油菜、棉花、花生、果树、蔬菜等对硼需求量大的经济作物,缺硼会严重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缺硼已成为阻碍作物产量和品质提高的主要限制因素。
硼肥的应用是怎样?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简单了解一下。
我国硼肥的研究和应用在之前是一片空白。始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是通过一些作物的肥效实验。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发现甘蓝型油菜有‘花而不果’病,经研究证明是缺硼,施用硼肥可以有效控制。这是我国硼肥研究和应用的重大突破。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相继发现湖北新洲县棉花"蕾而不花"症,黑龙江省甘南等地小麦"不稔"症,以及一些地方的苹果和柑橘"不实"症,油橄榄"多头"症,经研究证实都属于缺硼症。此后,硼肥的研究和应用引起了科技工作者的重视。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硼肥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粗放发展阶段。
根据我国土壤肥料工作者的试验结果表明,硼肥对提高油菜、棉花、花生、葡萄、水果、栗子、蔬菜、豆类等作物的产量十分有效。华中农业大学在湖北、浙江、山东、江苏、上海、河北、陕西等1 3个省(市)对468个棉花品种进行的施硼试验结果表明,皮棉平均亩产比对照增加6.5公斤(加权平均),产量增加10.3%。在浙江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溶性硼含量为0.17、0.18、0.28和0.36毫克/公斤的土壤上施用硼肥,油菜产量分别增加276%、284%、194%和33%。